【樂齡】細嚼慢嚥防失智-PART 1
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有過開車開累了,或是在寫考卷時會嚼的口香糖呢?
『咀嚼』也認為可和促進及維護健康,特別是腦部的認知功能。研究指出,在學習認知事務之前咀嚼可增加前額葉皮質區及海馬迴的血氧量,前額葉皮質區及海馬迴是腦部負責學習和記憶的區域。
在1997年在日本進行咀嚼和腦部血流量的研究,受測者於四個時間點偵測腦部特定區域的血流量,時間點分別為咀嚼前、咀嚼15分鐘後、停止咀嚼15分鐘後及30分鐘後,結果發現咀嚼15分鐘後腦部血流量顯著比咀嚼前增加9~28%;停止咀嚼15分鐘後及30分鐘後兩者無顯著差異。
『咀嚼』在營養消化吸收上,可將食物咬碎與唾液混合,讓唾液澱粉酶作用,刺激刺激其他消化酵素的分泌。
在生活照顧上應提供合適的飲食質地,提供軟質讓長者咬得動能吃的進去的食物固然重要,但也應避免輕易的就把食物攪打成泥給長者吃,剝奪了他咀嚼的能力。
再次提醒提供給長者的食物能要就不要打剪,能剪就不要打泥囉!!
#殘餘的咀嚼能力
點選可參考長者餐點質地的調整文章